子站标题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针对海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大连海事大学在不断探索中构建了“三方联动、四措并举”海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通过强思政——开辟“三层次、多场景”思政育人新路径、强协同——建立“四位一体、协同互促”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强创新——打造“陆海协同、虚实融合”的一体化“蓝色”科教环境以及强保障——构建“五维度、全过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四项举措,培养海事研究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一流的创新实践和竞争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1 “三方联动、四措并举”海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1)强思政:培育“蓝色”海洋情怀。

以思政课程为主体,课程思政为支撑,导学思政为主线,创新“蓝色”育人机制,开辟“三层次、多场景”思政育人新路径,着力促进海事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如图2所示。

图2 “三层次、多场景”思政育人新路径

多场景思政课程教学,育“蓝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与政府、企业联合,通过“同讲思政课”、“同上微课程”、“同主题演讲”以及在流动的国土“育鲲轮”、“育鹏轮”上开设“流动的思政课”等形式,实现多场景育人,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作为显性课堂在精神塑造和价值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

全过程课程思政浸润,铸“蓝色”梦想。成立课程思政教师发展联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深入推进研究生课程内容改革。推行思政课教师加盟专业课授课团队,共挖“蓝色”思政要素,融入395门涉海领域专业课教学大纲,为课程设立价值塑造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授课全过程。

楷模式导学思政引领,担“蓝色”使命。发挥“时代楷模”曲建武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三级导师培训制度、设立优秀导师奖励基金等举措培养一批优秀研究生导师队伍。从关系结构视角出发,构建20余个“名师工作室”,年均开展85场“教授午餐会”,在多元导学场景互动中激励学生勇担“蓝色”使命。

2)强协同:凝聚“蓝色”育人力量。

聚焦强国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校际、校所、校企、中外“四位一体、协同互促”研究生联合培养,形成育人合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海事人才,如图3所示。

图3 “四位一体、协同互促”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

校际教学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等建立校际教学联盟,在船舶清洁能源等领域联合培养研究生,完善跨校选修、学分认定及转换制度等,联合培养涉海领域研究生达100余人次。

校所联合培养促进科教融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建立合作,依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研究性课题联合培养研究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校企“双师”培养加强产教融合。与涉海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大连华锐重工、川崎重工、中海油集团等联合,建立行业联盟及9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实施“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协同培养,落实需求牵引,对接行业发展。

中外合作培育国际视野。与世界海事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16所国外高校分别建立“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项目、“3+1+1”联合培养项目等“分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模式,围绕海底与海洋工程等学科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海事人才。

3)强创新:打造“蓝色”科教环境。

开展海事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涉海类系列科技竞赛,在全国首创陆海协同、虚实融合的一体化“蓝色”创新实践平台,全面提升海事领域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陆海协同、虚实融合的一体化“蓝色”创新实践平台

研发“蓝色”重器构筑创新资源集聚地。建造国际领先的教学科研船2艘、智能船1艘、智能船舶岸基支持中心和救助与打捞工程造浪水池等,自主研制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陆上智能机舱等,打破技术壁垒。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载体开展科研工作,在国内为研究生首创陆海协同、虚实融合的海事创新实践环境。

创办“蓝色”竞赛提升“双创”能力。地方政府主导,中国航海学会指导,联合大连华锐重工等企业主办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全国智能无人艇搜救大赛、水下智能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等35项涉海类科技竞赛和学术论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搭建学-研-赛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平台。

4)强保障:提升“蓝色”培养质量。

围绕“Go to Sea”主题,针对涉海学科研究生开展就业课程、就业辅导、朋辈论坛等多形式就业指导,激励人才向海。以节点控制为重点,从生源质量、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导师队伍及就业管理“五维度”实现全过程立体化质量监督和保障机制,提升“蓝色”人才培养质量,如图5所示。

图5 “五维度、全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