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标题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航海教育在海洋、航运产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重要作用,航海类人才培养对于服务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所属全国重点建设大学,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定为“享有国际盛誉”,与海洋、航运产业发展深度共荣共生。2012年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自身航海教育特色和优势,提出了“思政引领、需求导向、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平台为基、质量为要、机制创新”的“海大模式”,开展了卓越航海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输送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国际竞争力强的新时代航海家。

本成果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系”改革主线

(1)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思政引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特色鲜明成就人才卓越。

(2)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要求,以通专结合、国际通用、面向未来促进全面发展。

(3)推动多维协同、促进要素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平台育人、质量保障、机制创新实现特色发展。

十年躬耕笃行,学校在卓越航海类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机制上形成系列创新,毕业生的自我成就感、市场满意度和国际竞争力均显著提升,在全国航海类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中国航海教育向斯里兰卡、厄瓜多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完整输出

本成果有效破解了航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三个突出挑战:

(1)专业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矛盾。传统的航海教育主要依据IMO《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设定培养要求以实现国际履约,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学科视野、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不能适应未来海事产业链对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能力与产业需求的脱节。航运是一个强调工程实践、充分国际竞争的行业,受限于我国航海类专业实践资源建设的滞后和有限的经费投入,实践动手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显著制约了我国航海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3)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的隔阂。教育主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是行业特色院校的典型特征和突出优势,但因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遵循标准的隔阂导致卓越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掣肘,制约了特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